许多妈妈认为,只要是女性,谁都会母乳喂养。但事实并非如此,实际上许多妈妈并不会科学地母乳喂养。那么,怎样才能科学地母乳喂养呢?
1.掌握正确的喂奶方法
首先,妈妈的喂奶姿势要正确。妈妈全身放松,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;宝宝身体紧贴妈妈,脸向着乳房,鼻子对着乳头;头与身体呈一直线(妈妈应托着新生宝宝臀部,让其下颏碰到乳房)。其次,让宝宝掌握正确的含接姿势。妈妈抱好宝宝后,用另一手托着乳房,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唇,诱发他的觅食反射。如果宝宝将嘴张得很大,下唇向外翻,舌呈勺状环绕乳头及大部分乳晕,面颊鼓起呈圆形,含接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,有慢而深的吸吮,有时会有暂停,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的声音,说明宝宝吸吮到奶了。
2.妈妈按需喂养
按需喂养是指妈妈不规定哺乳的次数和时间长短,而是宝宝饿了就喂,妈妈感到乳房胀了就喂。这种按需哺乳既可增加乳汁的分泌,又可保障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妈妈按需喂养还要坚持夜间哺乳。
3.妈妈保证乳汁充足的方法
母乳喂养的妈妈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乳汁不够宝宝吃。其实,只要能做到以下点,妈妈就能分泌足够的乳汁。一是妈妈做到早让宝宝吸吮、勤哺乳,让宝宝频繁地吸吮乳房,并坚持夜间哺乳。二是妈妈要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;三是妈妈合理的营养和休息。
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保护自己的乳头,不能让宝宝连续吮吸一侧乳房在15分钟以上;妈妈要注意保持乳头的清洁,防止宝宝过分吮吸将乳头吸伤,细菌侵入导致乳腺炎。
4.母乳喂养的宝宝最好不要用其他代乳品
母乳喂养的宝宝尽量不要喂奶粉,慎用奶瓶奶嘴。原来经常吃奶粉和代乳品的宝宝,对母乳的渴望就会降低,从而不愿再吸母乳。如果宝宝不勤吸吮乳房,妈妈的乳汁就有可能分泌不足,宝宝有可能吃不饱,宝宝有可能得不到充分的营养,而影响生长发育。牛奶、奶粉中由于含有异体蛋白,宝宝吃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(变态反应)。如果使用奶瓶、橡皮奶嘴喂养宝宝,由于其奶头长、出奶容易,宝宝吸吮时感到省力,就容易造成奶头错觉,而不愿花力气去吸母奶。因此,为了宝宝身体健康,尽量不要使用奶粉、奶瓶、奶嘴。
5.妈妈乳房肿胀的处理方法
乳房肿胀会使妈妈感到难受。为了预防乳房肿胀,妈妈应该做到产后早开奶,多让宝宝吸允乳房,并帮助宝宝正确含接。
如果妈妈乳房肿胀了,哺乳前可用湿毛巾热敷乳房、柔和地按摩乳房,并用手挤出部分乳汁,使乳晕变软,以便宝宝能正确含接。哺乳时,要尽量让宝宝多吸吮、勤吸吮,将乳汁排空,减轻乳胀。
6.妈妈学会正确的挤奶方法
妈妈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很有必要。正确的挤奶方法:准备一个清洁的被子,洗净双手,将拇指放在乳晕下方,与拇指相对与其他手指托住乳房,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,反复一压一放,手指要固定,不要在皮肤上移动,沿乳头一次挤压所有乳窦即可。
tips:在妈妈哺乳阶段,要做到母婴同室。即妈妈和宝宝24小时都在一起,即使分开,也不能超过1小时。这样做保证按需哺乳,促进乳汁分泌,增加母子感情。